名言雋語
九月份 -- 讀書篇
- 孔子
- 學而時習之 , 不亦說乎 ?
- 杜甫
- 讀書破萬卷 , 下筆如有神。
- 韓愈
- 業精於勤荒於嬉 , 行成於思毀於隨。
- 陸游
- 書到用時方恨少 , 事非經過不知難。
- 朱熹
- 立身以立學為先 , 立學以讀書為本。
十月份 -- 禮貌篇
- 《禮記》
- 人有禮則安 ,無禮則危。
- 孔子
- 不學禮 , 無以立。
- 孟子
- 非禮勿視 , 非禮勿聽, 非禮勿言, 非禮勿動。
- 《晏氏春秋》
- 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 , 以有禮也。
- 諸葛亮
- 將不可驕 ,驕則失禮, 失禮則人離,人離則眾叛。
十一月份 -- 誠信篇
- 王安石
- 自古驅民在信誠 ,一言為重百金輕。
- 《論語》
- 與朋友交 , 言而有信。
- 《禮記》
- 所謂誠其意者 , 毋自欺也。
- 陸九淵
- 慎獨即不自欺也 。
- 《左傳》
- 信 ,國之寶也。
十二月份 -- 友情篇
- 王勃
- 海內存知己 ,天涯若比鄰。
- 陶潛
- 落地為兄弟 , 何必骨肉親 ? 得歡當作樂, 斗酒聚比鄰。
- 白居易
- 交心不交面 , 從此重相憶。
- 韓愈
- 少年樂新知 , 衰暮思故友。
- 王昌齡
- 寒雨連江夜入吳 , 平明送客楚山孤。 洛陽親友如相問, 一片冰心在玉壺。
一月份 -- 家庭篇
- 諺語
- 父母恩情似海深 ,人生莫忘父母恩。
- 程登吉
- 樹欲靜而風不息 , 子欲養而親不在。
- 《孝經》
- 身體髮膚 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 孝之始也。 立身行道 , 揚名於後世, 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。
- 《百孝經》
- 孝在心孝不在貌 ,孝貴實行不在言。
- 《弟子規》
- 父母呼 , 應勿緩 ; 父母命, 行勿懶。
二月份 -- 節儉篇
- 李商隱
- 歷覽前賢國與家 ,成由勤儉破由奢。
- 諸葛亮
- 夫君子之行 , 靜以修身 , 儉以養德, 非淡泊無以明志, 非寧靜無以致遠。
- 白居易
- 奢者狼藉儉者安 , 一凶一吉在眼前。
- 《增唐賢文》
- 常將有時思無時 ,莫把無時當有時。
- 朱柏廬
- 一粥一飯 , 當思來處不易 ; 半絲半縷, 恆念物務維艱。
三月份 -- 寬恕篇
- 《尚書》
- 有容 ,德乃大。
- 李贄
- 能下人 , 故其心虛 ; 其心虛, 故所廣取 ; 所廣取, 故其人愈高。
- 李斯
- 太山不讓土壤 , 故能成其大 ; 河海不擇細流, 故能就其深 ; 王者不卻眾庶, 故能明其德。
- 林則徐
-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, 山高萬仭無欲則剛。
- 林逋
- 和以處眾 , 寛以待下 , 恕以待人, 君子人也。
四月份 -- 惜時篇
- 朱熹
- 少年易學老難成 ,一寸光陰不可輕。
- 陶淵明
- 盛年不重來 ,一日難再晨 。 及時當勉勵, 歲月不待人。
- 顏真卿
- 黑髮不知勤學早 , 白首方悔讀書遲。
- 關漢卿
- 花兒還有重開日 ,人生沒有再少年。
- 莎士比亞
- 人生苦短 , 若虛度年華 , 則短暫的人生就太長了。
五月份 -- 堅毅篇
- 《易經》
- 天行健 ,君子自強不息。
- 荀子
- 鍥而捨之 , 朽木不折 ; 鍥而不捨, 金石可鏤。
- 克雷洛夫
- 才能一旦讓懶惰支配 , 它就一無可為。
- 華羅庚
- 天才在於積累 ,聰明在於勤奮。
- 朱熹
- 世道衰微 , 人慾橫流 ; 不是剛毅的人, 斷立腳不住。
六月份 -- 實踐篇
- 陶行知
- 行是知之始 , 知是行之成。
- 郭沫若
- 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己學習,自己研究,用自己的頭腦來想,用自己的眼睛看,用自己的手來做這種精神。
- 馬丁路德
- 良機對於懶惰沒有用 , 但勤勞可以使最平常的機遇變良機。
- 荀子
- 不聞不若聞之 , 聞之不若見之 , 見之不若知之, 知之不若行之, 學至於行而止矣。
- 達芬奇
- 勞動一日 , 可得一夜的安眠 ; 勤勞一生, 可得幸福的長眠。
七月份 -- 成功篇
- 韓非
- 思慮熟則得事理 ...... 得事理則必成功。
- 愛因斯坦
- 成功 = 艱苦的勞動 + 正確的方法 + 少說空話。
- 愛迪生
-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。
- 黃興
- 天下無難事 , 唯堅忍二字 , 為成功之要訣。
- 蘇格拉底
- 最有希望得成功者,並不是才幹出眾的人,而是那些最善於利用時機去努力開創的人。
八月份 -- 智慧篇
- 桓寬
- 明者因時而變 ,知者隨事而制。
- 司馬相如
- 明者遠見於未萌 , 智者避危於無形 ; 禍因多藏於隱藏,而發於人之所忽者也。
- 孔子
- 智者不惑 ,仁者不憂 , 勇者不懼。
- 孔子
- 智者樂水,仁者樂山 ; 智者動,仁者靜 ; 智者樂,仁者壽。
- 柏拉圖
- 聰明人說話 , 是因為有些話要說 ; 蠢人說話 , 則因為要說些話。